设为首页收藏本站

Scripts 学盟

 找回密码
 加入学盟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查看: 253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电子化,时尚媒体新出路 [复制链接]

Rank: 8Rank: 8

跳转到指定楼层
1#
那个谁 发表于 2013-1-31 07:14:50 |只看该作者 |倒序浏览

        时尚媒体虽然不敢像《新闻周刊》停止纸质杂志出版这样大破大立,但也都未停止对电子化探索的脚步。时尚博主出现不一定算时尚媒体电子化的标志,但在博主们的作品逐渐出现在传统纸质媒体上,传统媒体编辑们纷纷开设个人网站的今天,两者之间的界限就变得相当模糊了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
还没有哪本杂志敢彻底舍弃传统纸质媒体,转而发展电子化。不过现如今几乎每本杂志都有了专门的网站。像是《VOGUE》杂志,其官网早年一直都是设在时尚网站Style.com上,如今通过独立的VOGUE.com起家。当年消息传出的时候,还有很多人认为是多此一举,毕竟大家都习惯了每次登录Style.com时,一旁显示的当期《VOGUE》杂志封面。不过如今看来,这样的举动对突出《VOGUE》的品牌形象有着非常大的好处――Style.com同VOGUE.com采取了截然不同的页面设计,避免了以往同质化对读者们造成的困扰。
一些小众杂志媒体在面对电子化时表现得更加灵活。《Dazed and Confused》杂志的官网域名为Dazeddigital.com,表明了创始人Jefferson Hack有朝一日建立数字媒体王国的决心。反观像是Conde Nast这样的大型时尚媒体公司,在该类事件上的反应速度总是要慢一些。当然规模庞大自然要求要行事谨慎些,但谁又能保证在变革速度日益加快的今天,Conde Nast没有可能因为行动较慢而失去第一时尚媒体帝国的宝座呢?
就连并无媒体背景的品牌集团们也禁不住新媒体的诱惑,纷纷发展副业起来。LVMH集团的NOWNESS网站就是这样的产物。NOWNESS.com旨在对时装、艺术、文化等多个方面进行报道,并特意设立了中文版本。奢侈品集团的背景也使得LVMH能对所报道的内容有着更好的掌控,不会出现传统纸媒上可能出现的有关自家负面评论这种情况。同样精品买手店JOYCE、Lane Crawford等都纷纷发展自家网站除了购物之外的独立编辑内容,展现非商业化的一面。你可以说这么做是在是潜移默化的培养新一代消费者,不过凭借着在业内的人脉和资源,一些报道也真的能做到叫人赏心悦目,这点总是值得称赞的。
经济危机,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……多方元素导致了时尚杂志业的前景不明朗。在追问“传统时尚媒体的未来在哪里?”之时,人们开始将目光投向了iPad。2010年正式面世时,《Interview》杂志就顺势推出了iPad版本的杂志,除了包含纸质杂志中内容,还添加了动态的视频、花絮等等。慢慢的,《VOGUE》、《GQ》、《Vanityfair》这些大刊也不断跟进,推出专属iPad杂志。如今这种趋势在国外倒是有放缓的迹象,反倒是国内杂志们开始相继推出iPad版本内容。这样做并非是真的要在电子化媒体这一块有多么大的成就,更多是向读者们告知一下“我们跟得上潮流”这一消息。至于读者们买账与否,还不能完全确定。像是去年《纽约时报》的一则报道中写到,中国读者更认为“看纸质的时尚杂志,显得你对时尚足够的重视”。
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,在发展电子化时尚媒体的过程中,广告因素难以回避。不少杂志在将内容搬上网站后,文字、图片都被附上了指向能够买到推荐商品的网站链接,督促读者们快快下单。像是《Harper’s BAZAAR》,甚至还专门推出ShopBAZAAR.com这样的网站专供读者们买到杂志中推荐的商品。要说是广告商们在后面督促着纸质媒体们不断转型,真是一点都不为奇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顶一下
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
分享到: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
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加入学盟

手机版|Scripts 学盟   

GMT+8, 2025-8-15 21:34 , Processed in 1.062107 second(s), 11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2

© 2001-2011 Comsenz Inc.

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