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收藏本站

Scripts 学盟

 找回密码
 加入学盟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查看: 266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[图]研究人员开发出“捕雾棉”:特殊材料能从沙漠的雾里采集水分 [复制链接]

Rank: 8Rank: 8

跳转到指定楼层
1#
那个谁 发表于 2013-1-22 12:26:59 |只看该作者 |倒序浏览

        在干旱的地方,有时会产生通宵的大雾,有些人便利用"雾水收集器"(fog harvesters)来获得淡水。这通常都通过一片片的网来收集雾滴,然后让它们滚动到下方的容器里。许多研究人员已经尝试增加这些收集器的效率,比如通过亲水性(吸水)和疏水性材料的组合。现在,一队科学家们做的东西有些不同――他们已经创建了一个以棉为主的捕雾材料,能够在完全的亲水性和疏水性之间切换!
               
埃因霍温科技大学的Catarina Esteves博士在展示一块“捕雾棉”

荷兰埃因霍恩科技大学(Eindhov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)和香港理工大学(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)的科学家们是从普通的织物棉开始的。通常情况下,普通棉花智能吸收空气中约占自身体重18%的水分,该研究小组随后应用了被称为PNIPAAm(凝胶/聚合物)的涂层。

在温度高达34℃时(华氏93°F),PNIPAAm具有亲水性的海绵状结构。该涂层棉能吸收高达自身重量340%的液滴。一旦温度变得更高,聚合物的结构就会"关闭"并显现疏水性质。在处理过的棉花身上,就会导致其所吸收的水分以液滴的形式被释放出来。




经过处理的亲水性棉花(左)与疏水性棉花


据报道,收集到的水是纯净和安全的,而且该聚合物能够反复循环使用。此外,传统的雾水收集器需要一定程度上的风力摇动,以使收集到的液滴松散开,而新材料可以在完全静止的条件下释放液态水。

棉花的价格不高,PNIPAAm据说也会相当地便宜。我们的想法是,处理后的棉花可以铺设在作物(或容器)上,到了晚上它就能自行吸收水汽和释放水滴了。不过也有人建议说,该材料可用于制作集水帐篷、或者用于排汗的运动服。

由香港理工大学John Xin教授和埃因霍恩科技大学Catarina Esteves博士带领的研究团队,目前正在寻找方法提高聚合物的亲水性质,并降低其变成疏水性质的温度。

[来源:荷兰埃因霍温科技大学]
[编译自:gizmag]
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顶一下
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
分享到: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
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加入学盟

手机版|Scripts 学盟   

GMT+8, 2025-8-8 21:00 , Processed in 1.038104 second(s), 11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2

© 2001-2011 Comsenz Inc.

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