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收藏本站

Scripts 学盟

 找回密码
 加入学盟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查看: 267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“人工智能”很难被准确预测 科学家解释其原因 [复制链接]

Rank: 8Rank: 8

跳转到指定楼层
1#
那个谁 发表于 2013-4-3 15:00:48 |只看该作者 |倒序浏览

        早在1956年,一群计算机领域的专家认为,他们能够在一个夏天的时间突破“人工智能”(AI)的关键技术,比如教会机器使用自然语言、形成抽象的概念、甚至能够自我提高等,但是在60年之后的今天,我们仍然在翘首以盼!为了帮助人们理解为什么“人工智能预言很难正确”,Armstrong分析了未来人类研究所图书馆中有关“人工智能”的250个预言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该图书馆最早的档案资料可回溯至1950年,当时计算机之父Alan Turing曾经预言:计算机将会在2000年通过“图灵测试”(图灵测试是指,当测试人在向被测试者随意提问,问过一些问题后,如果测试人不能确认被测试者哪个是人、哪个是机器的回答,那么这台机器就通过了测试)。

  后来,又有人预测2013年、2020年和2029年时机器能够通过“图灵测试”,因此Armstrong感到其中的很多预言没有任何意义,这些所谓专家的预测一点也不比哲学家预测得好。

  这其中重要的原因是缺乏短期内的反馈,如果一位专家能够及时得到他所预言结果的初步反馈,那么他就能不断修正预言结果,否则只能是空中楼阁,很难做出有意义的长期预言。这也反映出“人工智能”的技术难度之大,目前人类仍然无法企及。直到今天,人类大脑仍然是唯一的真正智能机器,这是经过数百万年自然进化的结果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顶一下
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
分享到: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
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加入学盟

手机版|Scripts 学盟   

GMT+8, 2025-8-23 06:39 , Processed in 1.065000 second(s), 12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2

© 2001-2011 Comsenz Inc.

回顶部